章节 1
宝珀标志性陀飞轮的全新演绎。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视听体验,魔术师挥舞着华丽的斗篷,夸张地拂过表演道具,将舞台效果一步步推向高潮。他们展露笑颜,双眉高蹙,在由弱到强的乐声中,高呼出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看到了吗!”(此时,观众无不凝神屏息),随即一挥斗篷,“咦,哪里去了!?”。初次见到这款最新问世的陀飞轮腕表,你是否在想,莫非宝珀也借鉴了这句魔术师的台词,“现在看不见了吧?现在还是看不见吧?”因为,这款全新的宝珀标志性的飞行陀飞轮宛若漂浮于虚空中般,似被某种秘不可见的力量驱动着。当然,这种戏剧性的感观绝非源自魔术师创作的幻觉效果,而是凭借一种将陀飞轮置于隐形透明夹板上的构造,其动力由一个隐藏的齿轮传动系统提供。
宝珀Villeret经典系列飞行陀飞轮跳时逆跳分钟腕表于2018年问世,其隐秘的悬浮结构与齿轮动力系统赋予了宝珀标志性陀飞轮令人“叹为观止”的外观设计,拿起这款经典时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一构造。然而,这项技术创新不过是宝珀Villeret经典系列这位最新成员的诸多亮点之一。在陀飞轮结构之上及其四周,这枚新款腕表还创造了宝珀制表史上的数个“第一”:第一次将跳时与陀飞轮合二为一;第一次将逆跳分钟与陀飞轮合二为一。此外,腕表还采用了纯手工涂绘的白色珐琅表盘。这些元素无论单个审视,抑或综合考量,均证明了宝珀追求卓越的制表理念和创新精神。
诚然,无论从何角度欣赏这款腕表,都要从陀飞轮开始。自1989年问世以来,宝珀开创性地将飞行陀飞轮成功搭载于腕表内,该设计已然成为这一制表世家的标志性元素。倘或“标准”一词可被用于描述像陀飞轮这样的复杂功能构件,那整个制表行业构建陀飞轮的“标准”便是将其所有构成元素——框架载台、摆轮、游丝以及擒纵机构——在上下两个夹板之间悉数悬吊起来。如此一来,这些核心时计构件被固定在上下两端,其旋转的方式足以抵消腕表垂直放置时因重力作用导致的误差。宝珀一马当先,研制出更具复杂性的结构:移除上层夹板,完全从下方支撑陀飞轮。制表师将这一设计命名为“飞行”陀飞轮,原因便在于,不仅陀飞轮上方无任何遮挡,从表盘观察陀飞轮时,也看不到任何连接痕迹。框架载台、摆轮以及擒纵机构全都一览无余,尽情展示着其复杂的动力体系:框架载台每分钟旋转一圈;摆轮摇摆不息;擒纵机构沿着固定齿轮阔步迈进。
宝珀这一创新设计另有一处核心要素。第一代传统陀飞轮的作法基本是沿袭首款陀飞轮技术的原始理念,该技术由亚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于1801年申请专利1。他的这项专利技术将摆轮放置在旋转框架载台的中心位置,并由此成为制表业界的通行做法。而宝珀将摆轮移出框架载台的中心位置,并使整个陀飞轮的构造变得更为纤薄美观,从而开创了第二代飞行陀飞轮的先河,也造就了超薄的陀飞轮机构装置。
自问世以来的30年间,宝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飞行陀飞轮装置早已成为品牌的标志。最新问世的这款陀飞轮腕表依然如是。毕竟,随着时光推移,除了1735超复杂功能腕表之外,宝珀的陀飞轮技术已经成为宝珀所有陀飞轮腕表制造的标准。此番,宝珀的设计师们更为全新陀飞轮拓展出两大改进方案,以便打造出陀飞轮在空中漂浮的醉人观感。第一种方案是重新设计下夹板。自1989年起,所有的宝珀陀飞轮均采用一种从下方横跨陀飞轮舷窗的金属夹板。下夹板内安置了陶瓷轴承组件,用以支撑整个飞行陀飞轮结构;同时,陀飞轮围绕旋转的固定齿轮也被放置在下夹板上。
而全新260MR机芯则移除了下金属夹板。这一表述或许会令收藏家们激动不已。倘若飞行结构剔除了上夹板,新结构又移除了下夹板,那陀飞轮究竟由什么来支撑呢?奥妙究竟藏在何处?当然,陀飞轮依然稳稳地由下方支撑。其玄妙便是一块隐秘的蓝宝石玻璃支撑体。轴承组件和固定齿轮一并被固定在这块透明的蓝宝石玻璃上。如此便完成了打造靓丽新外观的第一步。
第二步同样巧夺天工。自1989年起,宝珀经典陀飞轮均由位于夹板中心位置的小齿轮驱动。小齿轮和位于下夹板下方的腕表动力传动机构相接。而260MR机芯则改变了这一构造。中心位置的小齿轮踪迹全无,取而代之,宝珀在框架载台上装置了一款隐藏于表盘背后的外置齿轮。若仔细观察,仍可看到两只臂杆从框架载台内伸出;和齿轮的接点与齿轮自身一起被隐藏了起来。同理,这个齿轮自然也同腕表的动力传动机构交接在一起。
蓝宝石玻璃基座和隐形外置轮这两种创新元素的组合可谓巧夺天工,诸种连接全都隐匿不见,从而均营造出陀飞轮悬浮空中的奇幻景象。
整个设计过程历时整整四载,其最初的设想是通过一个跳时窗口和一根传统分针来显示时间。“跳时”是一个复杂功能:小时以数字形式显现,正如其名字所示,当时间跨过59分59秒之际,显示窗会即刻“跳转”,显示下一个小时。然而,这种跳时功能与传统分针的组合,使得宝珀的机芯设计师们意识到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当指针即将向前跨越59分的标识之际,跳转这个动作发生的时机有些难以拿捏。正点时是已经跳转了呢?还是即将跳转?当前显示的小时数是跳转前的小时,还是之后的小时?一分钟之后,当确定了“跳转”已经完成时,这种困惑也将不攻自破。尽管如此,每当整点切换之际,这种持续几秒的“整点”困惑总会发生一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宝珀设计师们决定将跳时功能与逆跳分钟显示组合在一起。逆跳分钟显示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小时结束之际,分针将即刻逆向而行,旋即改变前进方向,倒退返回到零时;制表师的专业术语将其称为“逆跳”到零时。通过结合即刻分钟逆跳与即刻小时跳转,所有困惑将被一扫而光。换言之,倘或小时跳转与分钟逆跳即刻同时发生,所有对时间的不确定解读都将被消除掉。一旦分针返回到零时,便可确认小时显示已经切换;反之,在分针返回零时之前,也可确定小时的显示尚未切换。
¹ 亚伯拉罕-路易•宝玑发明的陀飞轮于1801年获得专利,
其设计主旨是通过抵消地心引力引发的误差,在保持稳定速率的同时提高走时的精准度。当腕表被置于垂直方向时,重力将导致手表在某些位置运行稍快,而在其他位置则运行较慢。陀飞轮的发明出色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摆轮元件、游丝和擒纵机构一起做360度恒定旋转,一些令元件快速运转的位置所产生的误差,将被另一些慢速运转位置所产生的等比例误差所抵消。为了实现这种旋转,摆轮、摆轮游丝和擒纵机构被置于一个围绕轴心做规律性旋转的框架内,这个框架就是陀飞轮机构的基本元素。
如此一来,机芯设计师们便开始思索如何发明一种机制能将两者结合起来。这种机制的核心部件,是每小时旋转一次的蜗旋凸轮。如名所示,蜗旋凸轮的构造形似蜗牛外壳,其半径逐渐增大,随后再从最大半径骤降到最小半径。这一骤降动作既能牵动逆跳分针,也能牵动小时跳转。同时,一根棘齿在蜗旋凸轮外部随之转动。由于棘齿沿顺时针方向行进,其带动的齿耙将牵动一只与分针相连的小齿轮。棘齿沿着蜗旋凸轮逐渐扩大的半径行进,以顺时针方向驱动指针前进。当棘齿行至骤降点(不妨将其视为一处“悬崖”)时,一根弹簧逼迫其向下而行,从而实现分针的逆跳。
此外,另有第二只齿耙,通过与分钟指针的小齿轮交接同第一只齿耙连接在一起。第二只齿耙对于跳时功能至关重要。当搭载在蜗旋凸轮上的棘齿抵达骤降点之际,分针逆跳,与此同时,时针的齿耙骤然被迫向前走动。连接在齿耙上的棘齿与一组十二齿齿轮交结(这一点在预料之内;每一齿对应一小时),齿轮转动一次,切换一个小时。为确保小时的每次跳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另有一根棘齿专门用于阻止超过一小时的跳转行进。
这一设计将小时与分钟的显示结合,小时的跳转与分钟指针的逆跳均由搭载在蜗旋凸轮外部的棘齿同时控制。
由于操作机制建立在特别设计的蜗旋凸轮外形上,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便是如何通过表冠来调节时间。由于“骤降”操作可能会与打破这一机制的棘齿发生冲突(棘齿可以从“悬崖”上“跌落”,但不能攀爬“悬崖” ),因此蜗旋凸轮的外形并不适应于将顺时针旋转逆转过来。为防止冲突发生,调整时间的轮系上增设了一只齿轮,这只齿轮能在表冠倒转时将其与分针/时针系统剥离开来。
接下来,设计思路开始集中在分钟刻度的方向上。由于分钟指针并非360度旋转,而是转动270度便开始逆跳,所以,当分针转至12点位置的0刻度之际,若匆匆一瞥,无疑可能引发佩戴者的困惑。逆跳分针同旋转360度的普通分针不同,普通分针在行至15分时会平行地指向右侧,行至30分时则会垂直地向下。为了最大程度地消除这种困扰,分钟刻度以旋转方式显示,以便于佩戴者更加直观地读取时间。
宝珀在机芯设计领域破旧立新的创新理念,也同样体现在表盘的设计上。表盘外观干净简洁,其内部构造却极为复杂。首先,表盘上有两只纯金圆盘:红金版选用红金材质;限量铂金版则选用白色金材质。其中一个圆盘作为表盘的主体部分。另一个体形略小的则放置跳时窗口与分钟刻度环。两个圆盘均采用了宝珀最为经典的珐琅技术——“内填珐琅”工艺。为了在胎体上打造出珐琅的层次感,先将黄金从表面剔除,仅留下纤细的环形构造。其中,较小的那只圆盘外围留有一只外环,小时显示舷窗交界外及分针轴线处亦留有环圈。较大的圆盘外围留有一只圆环,围绕陀飞轮舷窗亦有一只。在宝珀位于勒布拉叙(Le Brassus)的艺术大师工作室内,珐琅艺术家们在所留圆环的交界表面进行纯手工的珐琅绘制。这项工艺充分体现了宝珀对优良传统的尊重,每一层涂绘均须在摄氏800度的窑炉中烧制。为确保圆环在烧制过程中不变形,表盘背部表面也喷涂了一层珐琅釉。纯手工涂绘与多层叠加的构造为其表面带来与众不同的深度与纹理。上述精良工艺步骤同这些通过手工涂绘的珐琅表盘制作传统一样,均为宝珀勒布拉叙艺术大师工作室的工艺专长。
随着最后一层珐琅釉在盘体上涂抹完工,其与外围的黄金圆环相得益彰。大金圈恰好嵌入陀飞轮的舷窗。这只金圈不仅在陀飞轮周围的表盘上形成边界,还一路延伸进入舷窗,并延展至机芯背面,反射光照,从而达到照亮并凸显陀飞轮的视觉效果。直径较小的那只圆环则穿入跳转小时显示窗,并与陀飞轮外的圆圈一样一路向下,最终延展至舷窗之内。
精致华美的装饰并非仅限于表盘。所有的机芯夹板均饰以手工扭索纹饰,在透明表背下一览无余。透过表背映入眼帘的,还有一只饰以手工火焰纹饰的圆盘,上面带有动力储存刻度。将动力储存显示安置于机芯背部,这种做法严格遵循了腕表的制作常理。因为通常情况下,佩戴者仅在摘掉腕表或者为腕表上链时才会检查动力的储备情况(搭载手动上链机芯的腕表尤为如此)。而若将其安置在表盘上,无疑会影响珐琅盘面的纯净美感,又何必多此一举?置于机芯背部不仅可以完整地保留其实际功用,也利于打造表盘的和谐之美。
宝珀Villeret陀飞轮跳时逆跳分钟腕表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一款为红金版,一款为限量发行50枚的铂金版。两款腕表的表壳直径均为42毫米。
宝珀首款飞行陀飞轮的问世曾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开创了腕表制造行业的多个先河。如今,全新问世的宝珀Villeret经典系列飞行陀飞轮跳时逆跳分钟腕表,以及四年前推出的宝珀Villeret经典系列12天陀飞轮腕表,一并成为宝珀对陀飞轮技术不断创新的明证。